第5章 饥荒野史实录

飞狐归来新书 飞狐归来 3415 字 17小时前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黄土地上,村庄像是被岁月遗忘的角落,静静地卧在大地的怀抱里。李家庄,这个有着百十户人家的村落,原本宁静祥和,然而,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饥荒,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寒意,赵老汉就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向村头的那口水井。他的背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弯曲,满脸的皱纹里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一路上,他看到的是一片死寂,往日里欢蹦乱跳的孩子不见了踪影,偶尔有几只瘦骨嶙峋的狗,在路边有气无力地趴着,眼神中满是饥饿与绝望。

来到井边,赵老汉发现打水的人比往常多了许多。大家都沉默不语,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和不安。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出去寻找能吃的东西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水,对于这个缺水的村庄来说,本就珍贵无比,如今更是生命的希望。

“赵大爷,您也来打水啦。”一个年轻的媳妇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疲惫。

赵老汉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老天爷咋就不开开眼呢。”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几个村民正抬着一个人匆匆走来。那人面色苍白,双眼紧闭,显然是饿晕过去了。

“快,快找郎中!”有人喊道。

可是,在这个饥荒肆虐的年代,郎中也缺医少药,能治好的希望十分渺茫。大家只能围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饥荒越来越严重,村里的粮食早已吃光,能吃的野菜、树皮也都被挖光、剥尽。人们开始为了一口吃的而不择手段,人性的丑恶在这个时候暴露无遗。

村头的张二麻子,原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在饥荒的日子里,他更是变本加厉。一天,他趁村里的王寡妇外出寻找食物,偷偷潜入她家,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王寡妇藏起来的一点玉米面。那是王寡妇和她年幼的孩子最后的救命粮。

“张二麻子,你个挨千刀的,那是我和孩子的命根子啊!”王寡妇回来后,发现粮食被偷,顿时哭得撕心裂肺。

张二麻子却一脸无赖地说:“哼,这都什么时候了,谁抢到就是谁的。你有本事去告我啊。”说完,便大摇大摆地走了。

王寡妇瘫坐在地上,绝望地看着空荡荡的米缸,泪水止不住地流。她的孩子在一旁饿得哇哇大哭,声音里充满了无助和痛苦。

而在村里的另一头,为了争夺一小块野菜地,李老大和刘老二两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他们扭打在一起,互不相让,嘴里还不停地骂着脏话。

“这块地是我先发现的,你们凭什么来抢!”李老大大吼道。

“你放屁,这地又没写你的名字。”刘老二毫不示弱。

两家的女人也在一旁互相撕扯着,孩子们吓得躲在一旁哭泣。在饥饿面前,曾经的邻里情谊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自私和贪婪。

然而,在这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一些善良的微光,温暖着人们的心。

村里的教书先生陈夫子,虽然自己也饿得面黄肌瘦,但他还是把自己节省下来的一点粮食,分给了村里最困难的几户人家。他还时常安慰大家,要相信困难总会过去。

“孩子们,不要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陈夫子对围在身边的孩子们说道。

在陈夫子的影响下,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一起寻找食物,互相帮助。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尽量让大家都能活下去。

赵老汉的儿子赵铁柱,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每天都会和同伴们一起去很远的地方寻找野菜、草根,哪怕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找到的食物带回来分给大家。

“爹,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让大家都活下去的。”赵铁柱坚定地对赵老汉说。

看着儿子疲惫却又充满希望的眼神,赵老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人性的善良并没有完全泯灭。

饥荒仍在继续,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村庄。每天都有人饿死,尸体被随意地扔在村外的乱葬岗。活着的人,也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

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群外乡人。他们自称是从远方逃荒过来的,想要在村里讨口饭吃。然而,此时的李家庄,自身都难保,哪里还有多余的食物分给他们。

“求求你们,给我们一点吃的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

村民们看着这些可怜的外乡人,心中充满了同情,但又无能为力。这时,张二麻子却打起了坏主意。

“哼,这些人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他们身上说不定还有值钱的东西,我们把他们抢了,说不定能换点吃的。”张二麻子恶狠狠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