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起点 第五回 连长家的点点滴滴

大红山轶事 青山翁 5473 字 13天前

王丹阳和么内同岁,生日又是同一天,王丹阳像斯琴一样叫么内“阿哈”(蒙语,哥哥),么内很高兴。么内有一个姐姐,俩个妹妹,三个如花似的仙女。

么内十九岁高中毕业,回来就学习放马,王丹阳,陶玉蓉她们到来时,么内学习放马两年多,马上就要出徒啦。这两年,么内大部分时间吃住在师付家,很少回家。可至从见到王丹阳和陶玉蓉之后,么内回家的次数增多啦。斯琴看出了我的心事,她和婀妈说,‘阿合’爱上了‘什个腾节老’,阿妈也改变了之前的态度,不再催促么内回家,而是让么内在师付家住下。

可么内心里总是想着她们,黑夜作梦也想着她们。白天,么内尽量不让师傅和么内一同放马,么内故意将马群赶到我家这边来,么内和王丹阳,陶玉蓉一边放羊,放马,一边聊天玩耍。那些日子可开心啦,总觉得白天过得太快,夜晚太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有一天,陶玉蓉因为母亲病重而不得不回家。放羊的任务就落在了斯琴和王丹阳的身上。么内怕斯琴告阿妈,去和王丹阳见面的次数少啦,可有一次王丹阳偷偷告诉么内,她和斯琴一人一天轮着放羊,么内高兴坏啦,每当轮到王丹阳放羊的那一天,么内就早早地将马群赶到她放羊的地方,骑马站在一个高高地土丘上,等待王丹阳骑着高依莫勒早早出现。

那段日子真是美好而难忘。么内每天都充满期待和喜悦。王丹阳说,她很快乐。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进入了冬季,气候越来越恶劣,陶玉蓉还没回来。么内越来越为王丹阳担心,么内和阿妈,斯琴说,让王丹阳就在家里吧,阿吗,斯琴同意啦。可王丹阳说什么也不肯。然而,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担心的事情。

那天么内有事没能早早赶到王丹阳放羊的地方,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狂风暴雪即将来临。么内担心王丹阳的安全,丢下马群骑着“巴特尔莫勒”就是么内现在骑得这匹马,一路狂奔,来到了我们常常约会的地方。可却不见王丹阳和羊群的踪影。么内焦急地四处张望,寻找,但却一无所获。么内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焦虑,不知道王丹阳到底去了哪里。

么内急着赶回了家,阿妈,斯琴也正在为王丹阳担忧,二话没说,我们三人骑马分头去找。

雪越下越大,风刮的越来越猛,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眼看天就要黑了,可连王丹阳的一点消息都没有,么内心急如焚

就在么内即将失去希望的时候,么内隐隐约约听到一声羊叫声,么内终于在一个山沟里找到了王丹阳。王丹阳一见么内,哇,地一声扑到么内的怀里。么内紧紧抱住她,,,

“绵、绵、绵、汪、汪汪”蒙古包外突然传来了羊叫声和狗吠声,连长的话戈然而止,我心中一怔。噢,是连长夫人和小特木其乐牧羊回来了。我和连长慌忙起身。帮着连长夫人料理归来的羊群。

我踏入了羊圈。我细心地检查着每一只羔羊,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生病的羔羊。我的目光在羊群中穿梭,寻找着那稀稀拉拉的粪便,那是昨夜病魔留下的痕迹。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我没有发现新的病患。

那些病情较重的羔羊,我更是给予了格外的关注。我轻轻地抚摸着它们的臀部,感受着它们生命的脉动。经过一天的休整,它们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这是我第一次行医,我们赢得了暂时的胜利。

连长和夫人一直忙碌在羊群的照料打理工作中,连长夫人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安祥和坚定的光芒。看到羔羊们逐渐康复,她和连长紧张,担心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连长抱起特木其勒,我们一同回到了蒙古包。

特木其勒看着火炉旁立着的两只空酒瓶,小嘴嘟嘟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我虽然没听懂他的嘟囔,但我能感受到连长夫妇的歉意和尴尬。连长夫人走过来,微笑着将酒瓶拿走,她的动作温柔而体贴。

我的脸因尴尬而发热,连长却似乎并未察觉。他放下儿子,提起冒着热气的茶壶,给我和他各倒了一碗茶。茶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他从身后的木桶里舀出一勺酸奶,加进了我们的茶碗里。他说,多喝点酸奶茶可以解酒。我感激地望着连长和他的夫人,她已经开始忙碌着准备晚饭。我端起碗喝了一口,酸甜的奶茶在舌尖滑动,仿佛也带走了我的尴尬。

我站起身,想要帮忙做饭,却被连长宽大的手掌轻轻按下。他微笑着说:“男人不做这些。”我略带惊奇地望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家里,体验到了不同的温暖。

连长继续说道:“前几天,阿爸去参加‘三干’会去了。临走前他和我说,“什个腾节老,不熟悉环境,你们都是年轻人,你是当地人,更是蒙古人,要多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那天我和格日腾队长看了他们一次,格日腾队长说,“这伙城里的娃娃看来还行。”你回来啦,更好啦,你问问她们,看有什么问题和困难我们共同解决。饲料地离么内家最近,有你的同学。”

听到这里,我心中一动。原来队里和连长一直在关注着我们这些新来的年轻人。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让我倍感温暖。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负他的期望。

连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接着说:“六月份全公社要进行基干民兵集体训练,你和郑顺都要去,那时候给你们发枪。”他的话音刚落,我心中一怔。原来之前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连长一直记得要给我们发枪的事情。这份信任和承诺,让我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六月份即将到来,吃过晚饭后,我们又聊了一会儿,望着满脸疲倦的连长夫人和早已熟睡的特木其勒,我和连长说,‘我们睡吧’。

在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中,牧羊人的歌声在草原上悠扬响起,这是他们古老而坚定的传统。在这个繁忙的早晨,特木其乐手握着奶瓶,眼中充满了温柔与专注,为羔羊们送上生命的滋养。我紧随其后,逐一检查那些曾经腹泻的羔羊,再一次地,确保它们的病情得到痊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出羊圈,我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时,连长牵着两匹骏马——巴特尔莫勒和高依莫勒,从晨光中走来。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世界展示他们的骄傲与荣耀。

“每天早晨,马儿都需要喝足水,这是它力量的源泉。”连长迎着跑过去的我,边走边说,这句话仿佛是一句语箴言,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我望着高依莫勒那健硕的身姿,期待着即将到来的骑行时光。

连长将马儿拴好,与我并肩走回蒙古包。包内,连长夫人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热腾腾的奶茶。她热情地催促着我们吃饭喝茶,她的笑容仿佛春风般温暖了整个蒙古包。

我抓起一把“油炸捧捧”,边吃边喝,心中不禁感叹:连长夫人不仅美丽动人,更是勤劳善良、贤淑温柔。这是否是蒙古族女人的共同特质?而连长,真是个有福气的男人!

坐了一会儿,我说,“今天我要离开,到别的人家”,连长没说话,深情地望着我,起身离开了蒙古包。我站起身,提起医药箱,与连长夫人打着招呼,走过去抱起了一直看着我的特木其勒,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口,连长夫人高兴的接过了孩子,我深情的望了一眼这位可亲可爱的嫂嫂,转身走出了包门。当我走到马桩。眼前的景象让我眼前一亮:连长依偎着高依莫勒,高依莫勒的背上竟然有一副熠熠生辉的马鞍。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话:“人靠衣裳,马靠鞍。”我的马儿一下子成为此时,此地最亮丽的景色,我吃惊的望着连长,连长笑咪咪的说,“好马配好鞍,没有马鞍,怎能行”。‘好马配好鞍’我仔细的品味着,惚然大悟,连长昨日在凉房整理旧物,马鞍,王丹阳,高依莫勒,,,都涌现在我面前,我不得感叹,连长是个有心人,是个性情中人。

在辽阔的杜尔伯特草原上,我兴奋地跨上了高依莫勒,这匹雄壮的蒙古马。它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知道我要去的目的地——那片奇异的饲料地。连长说,那里有我的同学,连长所指的方向,就是我心中的目标,我带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这趟三十多里路的征程。

三十多里路,曾经对我来说是漫长而遥远的,但如今,我早已习以为常,我感觉自己仿佛与风融为一体,路途变得不再遥远。我边走边欣赏着连长赠送给我的马鞍,那是用精致的皮革和高档们木质制成,马鞍上镶嵌着繁复的图案,几颗玉石格外耀眼,它既体现了蒙古工匠的精湛技艺,又彰显出蒙古马文化的独特魅力。

马鞍的坐垫柔软舒适,仿佛有魔力一般,不仅减轻了我长途跋涉的疲惫。而且前日磨破的伤囗也不觉的疼痛。我抚摸着马鞍上的图案,感受着皮革的质感和木质的坚韧,心中充满了感激。连长的慷慨赠予,不仅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经后工作的鼓励。

在马背上,我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与自由。高依莫勒似乎能听懂我的心声,它迈着稳健的步伐,带领我穿越草原,向着饲料地前进。

沿途的风景在我眼前飞快掠过,蓝天白云、奔跑的马群,还有远处成群的牛羊,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似乎看到了连长和王丹阳,他们相依相偎,坐在柔软的草地上,仿佛融入了这片广袤的草原。连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轻轻抚摸着王丹阳的秀发。王丹阳则依偎在他的怀中,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眼中满是对连长的依恋。他们在草原上许下了誓言,要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然而,连长,连长夫人,,,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王丹阳怎么样?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