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烟火 第五回 往日的驼影

大红山轶事 青山翁 2637 字 14天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次日,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的轻纱,如同神只之手,轻轻拨开了前行的迷雾,照亮了通往未知的道路。我们决定放手,将信任再一次完全交付于那峰智慧而神秘的神驼。它缓缓踏步,每一步都似乎蕴含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理解与无上的尊重。随着它的引领,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步入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之中。

正午时分,当炽热的阳光将山峦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我们惊喜地攀上了一座坡顶。眼前豁然开朗,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一群骆驼悠然自得地漫步于广袤的原野上,它们或低头觅食,或抬头远眺,宛如大自然最和谐的音符,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这场景,竟然如同回到了家乡一般,它预示着这附近一定有人家,也预示着我们的旅程有了期盼,有了希望,或许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果然,随着神驼坚定的步伐,我们被引领至了一处人间仙境。青山如黛,绿水绕村,几间简朴的木制屋舍与洁白的帐篷在袅袅炊烟中更显温馨与宁静。那里的人们,以最质朴的笑容和热情的招手,迎接了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旅人。他们的笑容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瞬间融化了我们所有的不确定与忐忑。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如同家一般的温暖与归属感,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这里的人们以最盛情的方式接待了我们。他们端来了自家酿造的马奶酒,香气四溢,令人陶醉;桌上摆满了马肠子制做的各类精品食物和我们熟悉的驼奶制品,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这骆驼竟成了连接我们与这片土地、与这些淳朴人民的纽带,让我们的心更加贴近。尽管语言不通,但那份真诚与热情早已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让我们的交流变得异常愉快与顺畅。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这里便聚集了众多闻讯而来的村民。他们对我们带来的物品充满了好奇与喜爱,尤其是那些绫罗绸缎、瓷器碗盘和精美的酒壶,更是被一抢而空。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我们下次能多带些这样的物品来,那份淳朴与热情让我们感动不已。

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夜空。族长亲自为我们点燃了焰火,并邀请我们与他们一同跳舞、饮酒、唱歌。欢声笑语中,我们忘却了旅途的疲惫与艰辛,只愿时光能永远停留在这美好的瞬间。直到夜深人静,繁星点点之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群可爱的人们,回到了他们为我们搭建的帐篷。

次日临行前,族长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将我唤至一旁,命人取下我的水囊,并亲手递给我一串由驼骨精心雕琢而成的精美珠子。他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为我们祈福。不一会儿,那位摘走水囊的族人匆匆跑来,一手提着我的旧皮囊,一手提着一个更大的装满了水的新皮囊。老族长打开我的旧皮囊,自己先饮了一口里面的酒,然后满意地递给了我的父亲。父亲接过酒囊,轻抿一口后赞不绝口:“好酒!您还真给我带上啦!谢谢!”说罢,阿爸将两个皮囊一同交给了我,那里面装满了族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我们告别了这一族人,迎着初升的阳光踏上了回家的路。而那个装满酒的皮囊和族长赠予的驼骨珠子,则成了我心中最宝贵的记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取出那串驼骨珠子细细端详,仿佛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来自远方的温暖与力量。

说到这里,老人的言语中不禁流露出几分哽咽。沙木楞见状,急忙端起奶茶碗轻轻说道:“阿爸,喝茶。”老人接过茶碗轻轻抿了一口,却突然端起了酒碗一饮而尽,嘴里恨恨地吐出了一句蒙古语中最强硬的骂语:“脑亥巴什!”我似乎觉察到了些什么,但又不便多问,只好学着老人的样子倒满一碗酒一饮而尽。那一刻,我仿佛能理解老人心中的那份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也有深深的仇恨隐藏其中,他那句‘脑亥巴什’是无奈与愤慨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