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北京协议

多尔衮和黄伦会谈结束后的第九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如狂风般传遍了大街小巷——吴三桂竟然被处死了!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人们瞠目结舌、议论纷纷。

有人猜测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和权力斗争;也有人感叹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生命如此脆弱。

而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吴三桂之死所带来的震撼时,仅仅过了四天,也就是第十三天,又一场惨烈的事件发生在北京郊外的一处军营。

那处军营原本戒备森严,但在大汉联盟共和国强大的炮火攻击之下,瞬间陷入一片火海。

震耳欲聋的炮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士兵们惊恐地四处逃窜,然而无情的炮弹却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毫不留情地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最终,整个军营在这场可怕的袭击中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第十五天,局势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经过紧张激烈的谈判,大汉联盟共和国与大清王朝正式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后世称之为《北京协议》。

根据协议规定,大清必须归还之前侵占大明的所有领土,彻底退出山海关外。

此外,大清还要向大汉联盟共和国支付高达 6 亿 6 千 6 百万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并且这笔赔款将分为六年分期付清。

此协议一经公布,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各方势力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大汉联盟共和国的一次重大胜利,彰显了其强大的实力;也有人担忧大清是否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负担,以及这一协议对未来局势产生何种深远影响。

……

时光荏苒,匆匆已过六个春秋。昔日强盛的西域诸国,在大清帝国那无坚不摧的铁骑践踏下,终于不堪重负,纷纷选择放下武器,向强大的对手俯首称臣。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接管这些国家政务的并非大清,而是一个名为“大汉联盟共和国”的新兴势力。相较于残忍暴虐的清军而言,大汉联盟共和国派遣而来的官员们,宛如从天而降拯救苍生的神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