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米国国会大厦灯火通明,数百名议员齐聚一堂,就授权总统对袭击者使用武力的议案进行激烈辩论。
大厅内,议员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
一派认为,必须立即发动战争,给恐怖主义以毁灭性打击;另一派则担心战争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损失,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我们不能让那些无辜的生命白白牺牲!”一位年轻的议员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但我们更不能容忍恐怖主义的嚣张气焰!这次袭击不仅是对米国的挑战,更是对整个世界秩序的破坏!”
他的话得到了许多议员的赞同,掌声此起彼伏。
“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一位保守派议员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应该谨慎行事,避免陷入一场无休止的战争泥潭。”
然而,在群情激愤的氛围下,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微弱。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辩论,最终,议案以高票通过。
当议长宣布结果的那一刻,大厅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乔治总统在得知议案通过后,立刻开始为战争做全面准备。
他与军方将领们彻夜商讨作战计划,地图上的标记不断变化。
五角大楼内,情报人员日夜奋战,收集和分析着各种情报,试图找到乌萨玛和他的组织的藏身之处。
米国的各大军事基地里,士兵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
而在米国的大街小巷,民众们对报复行动的支持率飙升至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这场全民的愤怒和期待中,也有一些人保持着理性。
一些反战组织开始在各地举行和平集会,他们高举标语,呼吁政府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
“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死亡和破坏!”一位反战人士在集会上大声疾呼,“我们应该用对话和谈判来解决矛盾,而不是用武力。”
然而,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愤怒的声浪之中,甚至这些反战人士还被愤怒的民众给暴揍了一顿,认为他们在包庇袭击者。
纽约遭受袭击的硝烟尚未散尽,米国已然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