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本周如何寻找错杀股机会?

股运长虹 醉爱琳儿 3692 字 4天前

本周如何寻找错杀股机会?

本周A股市场创出阶段新低2724点之后展开技术反抽,不过,据数据统计,剔除今年上市新股,近20日内,A股市场共有700只A股股价创历史新低。值得一提的是,近3日内,A股股价创历史新低个股达677只,按照上市板分布,近20日内,沪市主板创新低个股103只,科创板创新低个股246只;深市主板创新低个股58只,创业板创新低个股286只;北交所创新低个股6只。

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设备行业创新低个股48只,位居榜首;化工行业创新低个股46只,位居第二名;医药生物行业创新低个股37只,位居第三名;电子行业创新低个股33只,位居第四名;计算机行业创新低个股27只,位居第五名。此外,公用事业、建筑装饰、电气设备、农林牧渔和汽车行业创新低个股均超过10只。

值得一提的是,在700只创新低A股中,部分个股近几年曾出现过持续上涨行情。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参与抄底错杀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研究,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统计发现,上述创新低股票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市值普遍比较小,700只创新低个股平均市值62.43亿元,其中468只个股市值不足50亿元,占总数的66.95%,市值超200亿元的股票占比4.43%,包括“油茅”金龙鱼,地产股龙头招商蛇口等位列其中;二是业绩变脸或持续下滑,比如长盈通、义翘神州等;三是股价处于下跌通道,比如裕太微、欧林生物等。

下周IPO申购3只。述评:才排到周二,一涨加码。 1月25日至26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资本市场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政治引领,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突出“稳”与“进”的统筹,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述评:支持。期待着落实到位。走出震荡上扬的慢牛行情是唯一出路。

央行: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发挥好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述评:支持。

金融监管总局:筛选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广州:放开120平方米户型限购,27日起实施。述评:利好地产。/利/.空.股市资金面。

杭州这个小区火了!业主原拆原建,改造费1350元/平。述评:不包括地价,这房价水分也太大了。

900亿黄金巨头放大招!拟103亿元收购金矿探矿权。述评:长期看,能保值增值的也唯有黄金了。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规预制菜将禁止添加防腐剂、必须冷链运输?影响多大。“预制菜龙头”安井食品股价大跌:赴港上市引质疑。述评:利好人民身体健康。支持。利好冷链运输。/利/.空.预制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3%。述评:/利/.空.规模企业上市公司。不利于目前中字头拉升。

对于下周行情预判,有以下几点预判,供各位朋友们参考1、限制融资对市场提振效果明显,加上低估值与高股息的板块集体崛起,对于指数稳定积极,上证2724点铁底确立。2、价值回归主线也已经确立,中字头集体大涨,银行股持续上涨,这条主线依然在发酵,预计下周银行股将有望进一步集体爆发。

3、但中小盘压力较大,尤其是题材与题材股并没有见底的明显迹象,主要集中在科技股上面。下周,还得谨慎对待。4、新能源与大消费也已经见底了,但是由于上面套牢盘压力太大,即使有资金抄底,短期也很难拉动盘面,可能依然存在拉锯。5、一方面是大盘蓝筹的集体崛起,另外一方面是部分科技股的继续探底,还有一方面是新能源与大消费的拉锯,综合判断,预计下周大盘发展依然不会太快。

沪指收出光头大阳。能够把这些大块头板块买起来的,除了国家队还能有其他资金吗?外力持续出手!前面的文章分析过,这个时候要解决的流动性问题,因为已经有不少基金产品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一方面流动性开始出现问题的苗头,一方面又加剧市场恐慌性使得流动性更容易加剧出问题。一旦恶性循环开始,后面只能用不断的低价去换取流动性,这种现象相信不光是普通投资者也不是国家希望看见的。这里通过拉动权重,先把流动性危机度过去,稳住指数增强大家的信心,后面才能说个股行情的展开。创业板指和深成指虽然涨幅不如沪指,但这两日的表现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背离还在,但结构还未形成,多一点耐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指数从去年8月份调整至今,从估值等角度来看已经风险释放极度充分,属于外资机构与内资机构可能基于基本面预期共振下带来的被动配置资金减仓抛压兑现。而最近几个交易日,随着国家队大量级通过ETF申购的形式介入沪深300、上证50护盘,但市场还是选择向下寻底,说明信心缺失、以及情绪脆弱,应该是影响当前指数节奏的重要因素,属于交易性行为影响占主导。

无论是之前对大股东减持、限制大股东融券套现等措施,还是最近大量级买入ETF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当前跌跌不休的市场止血。而市场的上涨还是需要重新激活持续离场的各类机构投资者资金回流做多形成主动造血的功能。后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撑,包括可以明确预期的引导中长线资金进场的措施,以及例如降息降准等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操作策略上,当前A股处于熊市末端,部分创新低个股存在超跌反弹机会,行业应以信创、医药、人工智能、华为产业链概念股为主,同时坚决回避绩差垃圾股和ST类个股。市场虽然动荡不堪,但好在结果还是好的,最起码V上来了,而且有勇气重回2900之上,这点还是可喜可贺的,毕竟当下市场缺少的是做多信心,赚钱效应的回升反而利于信心的修复,这样会形成正向反馈。但毕竟上方还面临多条均线压制,反弹能否进一步延伸为反转,短期还要观察,操作上还是建议别着急,权重搭台后的题材起舞也很关键,否则不排除还会有震荡整理的预期。

本周如何寻找错杀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