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还有一首词亦挺有名的,只是这首最出名,那你又做何解?”
小周宛然一笑,道:“词又比诗更讲音律,因为其是用来唱的,因此叫填词。现代人作了一个曲子,让人填歌词就类似了。古时就有词牌,词牌之下,词人可以随自己心意而作,就如《千千阙歌》,又有同谱的《夕阳之歌》,《晚秋》有粤语版和国语版,许多都有一谱(或一曲)多版,其是词亦如是。而你背的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也真是有词以来的排行前十的,而且许多人将它推向第一位。”
“而我的意见亦是排名第一,字面意思人人理解,其总共就八句,每两句和一个韵,总共就四个韵,而在意思上,先写一句远景,第二句远忆。第三句近景昨夜,再写近忆故国,第五句的故国的宫殿旧景,第六句写现在的宫殿是旧宫殿,但主人已经换了,用朱颜更代表女主或者主人的改变,即是意境中的物是人非。”
“第七句就是拉回到作者的现实,自问又或问秋月,又或问东风,问君能有几多忧愁?作者自问又自答,(恰似)刚刚就好像一江春水那么多的忧愁,日夜不息的向东面流去。就是短短的八句远景远思,近景近思,在遥望远景,物是人非,最后是问你到底有多少思念、怀念、忧愁,他的忧愁忧思多的像一江春水一样川流不息的向东流去。这样作者的忧思忧愁从景入手,再用景物来做衬托比喻,从而将自己的忧愁无限的放大拉长,更令读者不断的发挥想象,从而更加感同身受,让读者亦忧思无限。不由同情心起,心下戚戚然!而这词的音律还是挺好的,因此这首词一直千古传唱,现在也有人唱呀!”
小刘笑道:“那倒是,现在也一直有人唱,说真的,这首诗太哀怨了,总有一种令人不能释怀的感觉,而且是忧思阵阵!也难怪他被千古传唱。你还有对哪些词有心得的?讲来听听,一并欣赏欣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周笑道:“有呀!苏东坡苏大才子有一首千古传唱的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