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突厥之战(八)

然而,月下大地的每一寸落脚之处,都是未起的杀机。

阿苏勒亲领一千火攻兵与陷阵工匠,于狼居胥南岭设下“漠北三环困阵”。

地形布阵:依草原自然地貌挖掘浅沟,于夜间铺设干草、牲畜粪灰、焦炭,混合覆土,造出近似“腐地”的陷蹄坑。

滑缆拌索:每段坡地埋藏绳索交错,一旦敌军步兵或骑兵大批冲入,马足一绊即崩阵,造成连环踩踏!

焦油池与火草带:草原缺火药,但不缺燃料。阿苏勒命兵将从牧地收集牛油、羊脂、猪膏、焦炭灰油,调制高粘火膏,灌入陶罐埋于各通道。

火墙滑道:于各大坡口挖设“火油滑槽”,当敌人深陷阵中,只需一束火箭射下——火墙立起,封山断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一处陷地,都留下“草结密记”——风中难辨,泥中不显。唯有阿苏勒手下两百“死士骑兵”熟悉路径,白天巡哨、夜间潜伏,可一人引十骑疾穿无误。

阿苏勒斩钉截铁地对副将下令:

“阵成之后,所有草图封存,外泄者斩;” “谁走错一步、误我困阵,斩;” “见唐军先锋先动,勿挡,让他们亲自——踏进去。”

阿苏勒亲自执一杆木矛,行至山腰一处浅地,低声喝令:“引油!”

数名军士将牛膏火油沿斜坡倒下,火膏顺着滑槽蜿蜒如蛇。

阿苏勒手执火把,猛然抛下!

“哗!!!”

山坡瞬间腾起丈高火焰,赤光照山,热浪卷风,焦炭滚落而下,烧出一条“焚魂火线”*!

他站于火前,冷然一笑:

“这不是陷阵,这是献祭台。”

“让他们一个个烧着走进来,再烧着走出去。”

风起,火明,狼居胥之夜,如神庙降诅。

五千风骑死士——全由突厥内部最孤勇、无后、无族者组成,每人携双刀、火箭、割喉索,轻甲藏甲,藏匿于北岭两翼密林与丘谷之中。

这些人昼伏夜行,不升火、不语笑,马匹口中塞草防嘶鸣,衣裳涂土掩光。

他们不出战,不列阵,只为最后一击:

“待唐军陷入火阵之时,两翼齐斩,追魂三里,无人生还。”

阿苏勒亲赴林地点兵,策马环视,语气平静:

“你们没有名字,从今晚起,叫‘墓斧’。”

“当王庭最后的火光燃起,你们便是风。风过之处——不留人。”

死士们无声点头,挥刀划臂,以血为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