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重利而轻义,在巨量的钱财面前,便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况且,即便捉拿他们,粮价也无法下降,说不得变本加厉。”
“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高楷看他一眼,有些诧异,这裴季对商贾经济倒是有一番见解。
梁三郎不甘道:“难道就任由这些贼子肆意妄为,祸害军民,败坏郎君的名声么?”
裴季长叹一声:“如今之计,唯有去附近州县购粮,撑过这一关,那时再与这些奸商计较。”
梁三郎眉头紧皱:“府中钱财耗费大半,早已入不敷出,根本无力购买。”
“况且,千里迢迢地运送过来,便是一路上的损耗也承担不起,更遑论发卖。必是一个天价,恐怕与城中一斗百钱也不相上下。”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两人面色惨淡,只得看向上首。
高楷思忖片刻,缓缓道:“千里迢迢购粮,自然是天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如让粮食自己送上门来,我等只需等待。”
两人皆满脸茫然:“让粮食自己送上门来?”
若非眼前是高楷无疑,他们只以为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疯子。
“没错。”高楷笑了笑,“三郎,你即刻张贴告示,宣布米价将再上涨一倍。务必让全城尽知,尤其是那些囤积的商贾。”
“这…”梁三郎满脸难以置信,“郎君,这岂不是推波助澜,助长那些奸商的气焰?”
他甚至有些怀疑,高楷是否气得失去理智了。
高楷淡笑一声,却并未解释:“你尽管去办,我自有道理。”
“是……”迟疑片刻,见高楷不像气昏头的样子,梁三郎只得硬着头皮去了。
裴季沉思许久,仍旧百思不得其解。
待出了高府,回转家中,他的夫人杨氏迎上前来,见他皱眉不语,忍不住问道:“夫君何故愁眉不展?”
杨氏是他的贤内助,善于经营理财,助他挣下好大家业,夫妻二人情意甚笃。
当下,他将今日之事说了。
杨氏沉吟片刻,开口道:“我虽不知刺史大人何意,但有一事,却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