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心中却掠过一丝疑虑,这事处处透着蹊跷。若要托梦,为何不托给他?偏偏挨到这最后三日,如此紧迫。
倒像是另有隐情。
他本想斟酌一番,却见张氏满脸泪痕,只好答应下来。
“娘不必忧心,儿即刻派人延请堪舆师,保父亲英灵无虞。”
张氏这才放下心来:“如此便好。”
高楷再是宽慰几句,便回转前院,叫来管家,仔细交代一番,就见他肃然应下,匆匆出了高府,来到一座道观外。
这道观香火鼎盛,访客如云,正中一块鎏金匾额,刻着“崆峒观”三个大字。
观中常有彩云缭绕,世人以为有神仙降临,颇为敬畏,因此前来上香求愿者,络绎不绝,又十分灵验,是整个金城一等一的大观。
管家持着名刺,顺利见到了观主,说明来意。
一听刺史相召,观主不敢怠慢,请来一位道士,羽衣星冠,正是通微道人。
“这是我师门高道,最是善于风水堪舆之术。却是正巧在观中,有他一行,必不负刺史所托。”
管家抬眼望去,见这通微道人气度不凡、颇有飘然世外之感,不由暗赞一声:好风采!
他自是喜出望外,连忙请了通微道人随他进府。
这道人也不推脱,闲庭信步一般走进府门,一路所见丫环仆役,皆井然有序。
府邸一应建筑陈设,不事奢华,以简朴为宜,不禁赞叹一声,高楷治家严谨。
行不多时,便来至前堂门外,管家自去禀报,留他一人平静伫立。
堂中,高楷正拧眉沉思,忽见管家来报,不由得诧异,竟如此顺畅。
往日里,那崆峒观门庭若市,观中道士皆是忙碌,三催四请,方才姗姗来迟。
如今一反常态,不知是何情形。
他眯了眯眼,道一声:“请大师进来。”
不过须臾,一个仙风道骨、衣袂飘然的道人,踏着方步上前,微一稽首,淡声道:
“贫道崆峒观炼气士通微,见过高刺史。”
高楷微笑道:“大师不必多礼,请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