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烨,你既然说服钟祁连投靠于我,当为大功一件,我素来有功必赏,你可愿出仕,辅佐我进取天下?”
杨烨拱手问道:“将军纵横诸州,未尝一败,声势惊动四方。”
“草民深感佩服,唯有一虑,还望将军解惑。”
众人闻言皆是皱眉,这人着实骄矜,颇有些恃才傲物。
梁三郎正要出言,高楷摆手制止他,温声道:“杨烨你但说无妨。”
但凡身怀大才的人,往往都有一股傲气,不会轻易择人辅佐,必须多番考量,方才决定出仕,这很正常。
譬如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方才打动他出山。
杨烨不过一个疑问,有什么冒犯的。
“将军宽仁大度。”杨烨称赞一声,直抒胸臆道。
“方今大周江山,风雨飘摇,群雄割据,已有改朝换代之象。”
“帝室偏安江南,天子年幼,主少国疑,政令出不了金陵。”
“大周已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敢问将军有一统天下之心,还是只愿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高楷毫不犹豫道:“我志在天下,欲拨乱反正,绝不会窝在这一隅之地,作威作福。”
杨烨双眼中闪过一道异彩,当即下拜顿首:“既如此,草民不才,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只是草民不擅武艺,唯有做个刀笔吏,献上微末之功。”
高楷连忙翻身下马,亲手将他扶起,笑道:“你太过自谦了,杀鸡焉用牛刀,区区刀笔吏,怎配得上你这王佐之才。”
“传令,今授你为将军府长史,参知军政之事,望你我君臣共勉。”
众人皆是惊诧,将军府长史,可是正五品官职,位高权重。
从前这个位置上坐着的是裴季,他可是数十年的老臣,辅佐过高修远、高楷父子两人,劳苦功高,方才封为长史,仅在高楷一人之下。
如今,这杨烨一介白身,仅仅因为说降钟祁连的功劳,便骤然登临高位,位于众人之上。
着实令众人又惊又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