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昼,别来无恙?”
“惺惺作态!”李昼冷哼一声,“要战便战,要杀便杀,何必多此一言?”
高楷淡笑道:“你是个枭雄人物,文武兼备,腹有韬略,为我平生劲敌。”
“唯有一处疏忽,便是治家不严,以至于今日之败。”
李昼冷声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李秉是我手足兄弟,我虽痛心他兵变反叛,却不曾忘了叔父教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高楷微微颔首:“此话有理。”
“只是,你忘了,这是乱世,人心浮动。”
“这世间之人,稍有些文才武力,便多半自命不凡,妄图谋取霸业。”
“李秉的野心,可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小。”
李昼拧眉道:“此话何意?”
高楷淡淡道:“俗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实则,他早有谋划,更有修道之人的蛊惑,让他一步步生出反心。”
李昼眼眸一凝:“修道之人?”
“正是。”高楷点头道,“若我所料不错,这人必是崆峒派一位真人。”
“胡言乱语!”李昼尚未开口,通玄道人却忍不住怒喝出声,“贫道师门真人,一心辅佐主上,怎会有人扶持李秉?”
“高楷,你莫要妖言惑众,动摇我等军心。”
李昼微微蹙眉,并未言语。
高楷笑了笑:“通玄道长何必急于否认,我既说此话,自当有据佐证。”
通玄道人满脸狐疑:“你有何证?”
高楷一挥手,一员小卒呈上一支箭矢。
“我曾以此箭,射击李秉,正要取他性命,却有一瓣青莲现世,助他逃过一劫。”
“道长修行玄功,必能看出,这箭矢之上,有贵派清气遗留。”
须知,天下三十三支道脉,每一支皆有自身独特传承,玄功各不相同,以此修炼出的清气,犹如泾渭分明。
本派修行之人,一看便知。
通玄道人细细一察,果是师门玄功清气,不禁面色一变,急忙拱手。
“掌门真人倾尽全力,襄助主上成就大业,断不会心怀二意,扶持李秉。”
“望主上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