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金无足赤

装死?

高楷颇有些好笑:“这人倒是有趣。”

倘若他对城下尸身置之不理,这殷世师倒有可能瞒天过海,逃得一命。

不过,随他一声令下,埋葬李军尸身,这人自然暴露,无处可藏。

逼不得已,殷世师只能禀明身份,希冀活命。

“把他带上来。”

“是。”

过不多时,一个灰头土脸、满头血污、身穿破衣烂衫的老者,被押送前来。

期期艾艾地跪下磕头,道:“老朽殷世师,忝居李昼麾下长史,却不识明主,顽抗天军,还望将军降罪。”

老滑头!

高楷闻言便知,这人多半为人圆滑,处事精明。

不过,眼下正是用人之时,千人千面,不能一概而论。

长史可是将军府文官第一,李昼如此重用,这殷世师必有才能,倒也不必杀了。

高楷思绪一转,哂笑道:“殷长史,我麾下不留无用之人,你有何才能,能让我网开一面?”

殷世师自觉生机就在眼前,连忙道:“老朽忝居长史数十年,掌管城中户籍图册、律文诏令,熟知渭、秦、成、武四州山川地理形势、风土人情。”

高楷眼眸一亮,这倒是是人才。

俗话说,武以定天下,文以治天下。

武力可震慑人心,却不是长久之计,治天下,终究要靠文德。

而文德,便隐藏在这些户籍图册、律文诏令、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之中。

看似不起眼,却可从中看出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各处长官、民众疾苦等至关重要的军情。

对他日后攻取四州,因地制宜,治理数十万军民,稳定人心,皆大有帮助。

想到这,高楷连忙下马,亲手将他扶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长者。”

“得您襄助,必是我一大幸事。”

高楷言语诚恳,态度恭敬,与之前傲气之相,截然相反。

殷世师既惊且叹,心中暗道:“此人攻无不胜、战无不克,我原以为只是用兵之能。”

“却不想这般礼贤下士,厚待降臣,难怪如今大败李家,有全据陇右道之望。”

他面泛羞愧:“将军谬赞了,老朽愧不敢当。”

高楷当即笑道:“殷长史既投效于我,不可无官无职,便暂且为我麾下别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