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借刀杀人

王羡之出身太原王氏,见识广博,岂不知这王威,已是大厦将倾、危如累卵。

高楷已据十州,裹挟浩荡之势,民心所向,岂是王威这无能之辈可挡?

若要顽抗,不过身死族灭,为天下笑。

若要和,却又惩处探马,自欺欺人。

如此首鼠两端,着实令人不耻。

身侧,安兴仁听闻此事,既喜又忧。

他早已有投靠之心,搏一场权势富贵,如今,眼见高楷声势愈盛,不禁急切起来。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番简单道理,他可心知肚明。

高楷一路大胜,必有贤才猛将来投,济济一堂,届时,岂有他容身之处?

若不在他尚未一统陇右道之前投靠,怕是为时已晚,被人捷足先登。

想到这,他心思一定。

待王威下令散去,他与王羡之同行,悄声道。

“王公以为高楷如何?”

王羡之不假思索道:“英武果敢、用兵如神、又礼贤下士,当为世间明主。”

他转念一想,问道:“兴仁,你可是动了投靠之心?”

“正是。”安兴仁直言不讳道,“不瞒王公,我早有此意,奈何王节度不允,只得在湟水盘桓。”

“然而,机不可失,倘若等到高将军兵临城下,岂不是悔之晚矣?”

“我欲即刻前往兰州,投奔高将军。纵然与王节度交恶,也在所不惜。”

王羡之感叹道:“王威大势已去,欲弃暗投明者,何止兴仁你一人?”

“这满城之中,哪个不想辅佐明主,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兴仁此去,正当其时,必能得以重用。”

安兴仁见他赞同,不禁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与王公当为知己。”

“王公出身世家,文采斐然,又善于理政安民,何不随我同去?”

他正想拉上这位好友,共举大事。

然而,王羡之摇头道:“我阖家老小、田庄铺子,皆在鄯州,怎能轻易舍去?”

“有负兴仁美意,便不与同行了。”

他为一族之长,自负颜面,不愿送上门去,让人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