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他不仅悲痛三郎阵亡,更时刻思索退敌之策,奈何,敌众我寡,仓促之间,着实无法可想。
一时间,忧心忡忡。
杨烨眼见此景,拱手道:“主上,敌军势大,足有五万铁骑,个个骁勇善战,攻无不克。”
“我等唯有三万兵马,着实相形见绌,难以制衡。”
“依微臣愚见,不妨抽调渭、秦、成、武四州兵卒,前来应战,解燃眉之急。”
“不妥。”高楷摇头道,“四州新降,百姓稍安,不可扰乱民心。”
“何况,这四州兵卒,尚需防御关内道、山南西道来犯,不可擅动。”
天下争霸,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放松戒备,令强敌有机可乘。
杨烨面露惭愧:“微臣思虑不周。”
高楷不以为意:“无碍,关心则乱,我亦忧心此战,夜不能寐。”
君臣二人围绕沙盘图册,多番推演,却迟迟想不出良策。
夜已深沉,高楷长叹一声,正欲开口,忽见帐帘一掀,唐检匆匆奔来,躬身道。
“主上,宇文司工,督运辎重车马,已来至营外,欲向您禀报喜讯。”
“哦?”高楷面露喜色,忙道,“快让他进来。”
“是。”
临行前,他曾密令宇文凯研制兵械,以此对阵西凉铁骑。
然而,数日来未闻消息,原以为此事难成,没想到,今夜宇文凯突至。
不知是何喜讯?
高楷按耐不住,来至辕门外等候。
过不多时,果见宇文凯率领一支车马,快步而来,见了他急忙拜倒。
“微臣见过主上。”
“不必多礼。”高楷一挥手,笑道,“宇文凯,是何喜讯,须得寅夜来报?”
宇文凯拱手道:“主上一看便知。”
早有兵卒掀开帘布,将车内之物一一呈现。
高楷连忙上前一观,仔细垂询,半晌之后,笑容满面道。
“此战若胜,宇文凯当居首功!”
杨烨亦然赞叹:“宇文司工,果有大才,堪比鲁班、孔明。”
“主上、杨长史谬赞了,微臣愧不敢当。”宇文凯羞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