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开干正事

乾帝二十七年,二月初

林业在文远文坛大发神威,相当于给自己好好地放一个长假。然而,他心里清楚,有些重要的事情仍然需要去处理——那就是整肃徐州的官场和江湖。

徐州向来以文风昌盛而着称,这里的文人大多具有一身傲骨,所以相比其他地方而言,徐州官场上的表面现象确实显得干净许多。但林业深知,很多时候,表象往往会掩盖住真正的问题。

至于徐州的江湖,同样也是风平浪静。这看似祥和的局面,却让林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太过平静,就意味着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更难以察觉的危机。

于是,林业果断地叫来了徐州文远府的锦衣卫负责人刘远山。这位刘远山乃是一名经验丰富且办事干练的中年锦衣卫千户。当他来到林业面前时,恭敬地行了一礼,并开始详细地向林业介绍起徐州的官场与江湖情况。

通过刘远山的讲述,林业逐渐了解到,正是由于徐州文风如此之盛,导致这里的江湖门派数量相对较少。毕竟,大多数人都将精力投入到了文学研究之中,对于江湖事务的关注度自然也就降低了不少。

林业微微皱眉,“这看似平静之下是否隐藏着暗流涌动?不可大意。”刘远山恭敬地点头称是。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林业眼神一凛,“出去看看。”二人快步走出房间。只见一群人正围着一个年轻女子,女子面容姣好但神色慌张。林业喝问道:“何事如此喧闹?”人群中有人回道:“大人,此女形迹可疑,像是外来者。”林业看向那女子,女子急忙辩解自己只是路过此地,因为迷了路才显得慌乱。林业心中存疑,便命刘远山先将女子安置起来查看身份。

夜里,林业正在翻阅徐州卷宗,突然听到外面有打斗之声。他赶过去一看,竟是那女子手持长剑与几个黑衣人激战。林业拔剑加入战斗,很快黑衣人落荒而逃。女子转身面对林业,眼中带着警惕,“我本是追查一伙贼人而来,却被误认作可疑之人。”林业笑道:“看来此事另有隐情,姑娘不妨细细说来。”女子缓缓放下剑,说道:“小女子名叫苏瑶,来自江南。家中遭歹人洗劫,父母皆亡,唯有小妹下落不明。我一路追寻线索到此,发现那些黑衣人便是凶手之一。”林业听闻,心生同情,“姑娘放心,我定助你查明真相。”

次日,林业与刘远山带着苏瑶四处查探。他们发现黑衣人的踪迹指向一处古宅。三人悄悄潜入,却发现里面机关重重。林业凭借自身武艺和聪慧破解不少机关,然而就在接近内堂时,突然一道暗箭射向苏瑶,林业不及多想飞身挡下。苏瑶大惊失色,“林大人,你为何救我?”林业微微一笑,“姑娘身世可怜,正义之事,自当相助。”

此时刘远山喊道:“大人,这里有密道!”众人顺着密道前行,竟发现一个地下巢穴,里面关押着众多女孩子,其中就有苏瑶的小妹。原来这伙江湖贼人以抓取漂亮女人为目的,以供有特殊爱好的官员文人享乐!许多女孩遭受毒手!

经过一场激烈万分的大战之后,林业带领着锦衣卫,凭借着高强的武艺,成功地解救了被贼人所困的众多无辜之人。不仅如此,还将这群作恶多端的贼人们一举擒获,使其再也无法为非作歹。

大获全胜后的林业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这些贼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庞大的势力网。于是,他果断地下达命令,让训练有素的锦衣卫顺着这根线索继续追查下去,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与此次事件有所牵连的官员以及江湖势力。

看到林业如此雷厉风行且正义凛然,一旁的苏瑶不禁对其钦佩不已,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她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要追随林业,加入到锦衣卫这个组织当中,与林业一同并肩作战,共同去惩治那些存在于世间的种种恶行。

话说回来,在徐州这个地方,人们普遍都非常崇尚文学知识,对于习武之事则相对较为冷淡。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否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走习文之路。正因为如此,徐州当地的江湖势力显得颇为零散,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与统一领导,整体实力自然也就相对较弱小。更有趣的是,即便是这些所谓的江湖门派,在徐州这片土地上竟然也是毫无地位可言。

徐州这片土地之上,本应是江湖门派称雄称霸、威风八面之所,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的江湖门派却显得颇为窝囊。这些平日里以武犯禁、快意恩仇的江湖人士们,如今竟时常被徐州当地的文人们堵在门口,毫无还手之力。

原来,徐州的文人们个个学富五车、能言善辩,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口舌之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那些原本嚣张跋扈的江湖中人怼得哑口无言。久而久之,江湖中人也不得不变得极为低调起来,生怕一不小心又惹恼了这群文人雅士。毕竟,谁都不愿意整日被人堵在门前,连门都不敢出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业听闻此事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忍不住哑然失笑。他实在难以想象,这徐州之地的情形竟然如此奇特。不过笑过之后,他的神色很快便恢复严肃,目光如炬地看向身旁的刘远山,郑重其事地叮嘱道:“虽说眼下看起来还算安稳,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放松警惕。你速速派出人手,在暗处严密监察各方动态。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者风吹草动,务必第一时间向我禀报!不得有误!”刘远山闻言,连忙恭恭敬敬地点头应诺,表示一定会按照吩咐行事。

几日后,林业正在书房看书,刘远山匆匆前来。原来,徐州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流言,说是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暗中煽动文人与江湖人的矛盾,似有挑起事端之意。林业眼神一沉,决定亲自去探查一番。

他先是走访了几家书院,发现书生们虽依旧高谈阔论,但言语间多了些对江湖人的敌意。接着又暗访了几个江湖帮派,帮众们皆苦不堪言,称不知为何突然就被文人针对。林业心中疑团渐起,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发现一个鬼鬼祟祟之人散发挑拨二者关系的传单。林业悄然跟上,最终将那人擒获,原来是邻州一个妄图搅乱徐州从中获利之人。真相大白后,徐州的江湖与文人的关系又恢复如初。

徐州之地,其官员们的表现也实在难以令人满意。此地文风昌盛,文人墨客如云,且大多性格倔强,不易屈服。然而,林业深知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恐怕日后会引发更多的麻烦与祸端。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林业决定召集徐州的大小官员、各大书院的院长以及当地江湖帮派的首领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应对之策。这场会议气氛凝重而严肃,众人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会上,林业率先发言,提出了一项极具建设性的方案——设立一个相互监督与交流的长效机制。按照这个机制,各方将每月定期举行会面,互通有无,及时分享彼此所掌握的信息。如此一来,便可有效避免再次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轻易地挑拨离间,从而保持徐州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林业话音刚落,与会者们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片刻之后,有人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渐渐地,讨论声越来越大,众人对林业的提议表示出高度的认可与支持。他们纷纷认为,这样的机制不仅能够加强各方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还能提高整个徐州地区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最终,这项提议获得了全票通过。从那一天起,徐州各界人士紧密协作,依照既定的机制有序开展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徐州逐渐摆脱了之前的困境,迎来了一段相对安定繁荣的时期。

乾帝二十七年,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