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觉得一定能成!”
许城罕见的失态,但他却不在乎。
找李建国是冒险,刊登《英雄传》也是冒险,如此押大依然是冒险,但就是那样……
有位大师曾说过: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这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心血,当然不会看他眼睁睁倒闭。
他思维混乱,但是另一个编辑老张大声说着:
"许主编!东单邮局要求补货三百份!"
"西四发行站说再加两百,不,五百份!"
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中,许城摸到大衣内袋里的派克钢笔。
那是1948年在上海,他用地摊上淘换的瑞士表跟漂亮国大兵换的。
笔帽上的镀金早已斑驳,此刻却被他攥得发烫。徐蒹葭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他看见她悄悄用袖口抹眼睛。
印刷厂老周就是这时候闯进来的。这个满身油墨味的汉子呼着白气,手里攥着半瓶二锅头:"老许!你猜怎么着?车间那台老爷印刷机都冒烟了!工人们听说报纸卖疯了,愣是轮班倒着干!"
会计老李的算盘声突然停了。这个总把"盈亏"挂在嘴边的老派人,此刻正盯着墙角那摞没卖完的旧报发呆。
热烈的氛围让所有人都不太适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往冷清清的,没什么讨论度,总共也就他们这几个人。
但是今晚,尤为的热闹!
一瞬间,就好像活了一般。
许城走到徐蒹葭的办公桌前。
玻璃板下压着张泛黄的照片,1949年开国大典那天,他们抱着刚印好的号外冲上长安街。
那时候报童的吆喝声能盖过鞭炮,而今卖报的老张头嗓子早哑了,可此刻他的破锣嗓门穿过风雪,竟带着几分鲜活的劲。
“统计统计,大概有多少。”
他们无法得到具体的数字,但是能得到大概。
最终,在他们的统计下……
当徐蒹葭把数字拍在许城桌上时,墨渍未干的数字洇开了些许——单日销量是平日的十倍。
这个数字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惊喜。
许城具有老编辑毒辣的眼光,他完全相信这篇稿子的质量,但是他不敢保证。
一切都要市场的检验。
在今晚以前,他觉得能有三四倍就算成功,但是十倍这个数字,太过于惊喜。
而且,这仅仅是开头。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天,热度还会持续的上涨。
“哈哈哈!”
“恭喜啊!”
“咱们大家伙儿都值得庆祝!”
一片喜气洋洋中,许城大手一挥,道:“庆祝咱们先等等,我们接下来会非常忙,等都忙完之后,咱们再好好的搞一下。”
“当然,今晚也不能就这么着。”
“去大津饭店叫菜,打包回来吃,随便点。”
大津饭店可不便宜,虽说算不上多么好的馆子,但是性价比高,菜味道很好。
“一个个点菜,都记上。”
众人乐了,叫了一个人去,其他人则进行着后续的工作。
徐蒹葭更是激动。
“许叔,我要把这个好消息跟慧慧说去。”
“去吧!”
“记得,别太晚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好嘞!”
他理解蒹葭的激动,毕竟当初她可是立了“军令状”的。
蒹葭想证明自己,所以一直在努力,他都看在眼里。
“好啊!”
许城感叹了一句,心里已经想着找机会拜访李建国。
上次拜访的太匆匆,也没有过多的诚意,还在人家家里吃了顿饭。
这次,当然要隆重一些,回礼回去。
话分两头。
闻着街道上的油烟和混杂着什么糊了的味道,徐蒹葭一点没嫌弃。
她快速的走着,路过了一家报亭。
“大爷,还有《现代报》吗,给我来一份。”
大爷鄙夷的看了她一眼,道:“小同志,你来的太晚了,都啥时候了。”
“我下午的时候就卖完了,来了一群学生,都要,本来就没准备多少份,一下子就没了。”
“你等着吧,明早我多进点。”
徐蒹葭高兴的不行走了。
大爷嘟囔一句:“小女娃咋回事,没有还这么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