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不是一座城墙吗?何时变成城池了?”陆沉舟满脸疑惑,在他的认知里,“墨守”是三千年前墨家巨子以本命石化作的抵御魔族的城墙,除此之外,一概不知。
凉逸尘微微一怔,瞧着陆沉舟不似作伪的神情,确信他真的对这件事一无所知,便耐心解释起来:“三千年前那场大战,以魔族退兵告终,可天痕并未就此消失,而是永远地留在了西洲最西部的天空。稷山会议后不久,‘墨守’被迁至西洲西部的荒原。随后,墨家圣人施展大神通,耗费数年时间,在荒芜之地筑起一座钢铁长城,成了抵御魔族进犯的第一道防线。”
“在之后的三千年里,魔族屡次来犯。起初,墨守城由墨家修士驻守,渐渐地,这里成了诸子百家顶尖修士的历练之地。”
陆沉舟坐在凉逸尘右侧,静静听完这番讲述,随后开口问道:“既然墨守城是仙境修士汇聚之处,为何还需要柳掌律这般结丹境的修士前往驻守呢?”
凉逸尘似是早就料到他会有此疑问,微微一笑,说道:“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这是稷山的意思。”
陆沉舟缓缓点头,暗自思忖这两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确实如此啊!
凉逸尘的话语刚刚消散在空气里,陆沉舟便猛地感到眉心处传来一阵尖锐刺痛,好似被利刃穿刺。紧接着,不渡剑在他气府之内横冲直撞,肆意妄为,搅得他体内灵力如翻江倒海般混乱不堪。
就在陆沉舟痛苦不堪之时,他的神识竟奇妙地与五都山山根水脉产生了强烈共鸣。刹那间,磅礴的山间灵气如同汹涌倒灌的江河,毫无阻拦地疯狂涌入他的体内。陆沉舟心中震撼不已,他从未想过,这五都山灵脉,竟与自己苦苦修行的纯阳心诀源自同一根源。
“师叔祖?”凉逸尘敏锐地察觉到陆沉舟的异常,语气中满是担忧与疑惑。陆沉舟强忍着体内的翻涌,抬手示意凉逸尘不要出声。随后,他缓缓闭上双眼,集中全部心神。
一时间,祖师堂内的氛围陡然变得诡异起来。原本平淡无奇的雕梁之上,竟渐渐浮现出与金丹同源的神秘铭文,这些铭文散发着柔和却又古老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与此同时,悬挂在堂中的李沐雨画像毫无征兆地自行飘动起来,伴随着轻微的簌簌声,画像上慢慢显露出半截残剑“不渡”的剑尖。而此刻,不渡剑像是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召唤,从陆沉舟的眉心处呼啸着自行飞出。
就在不渡剑与画像上的剑尖接触的瞬间,二者如同命中注定般合二为一。刹那间,整个祖师堂被万丈霞光所笼罩,刺目的光芒让人几乎无法直视。
几乎在同一时刻,凉逸尘手中一直保管的宗主印鉴也突然亮起奇异光芒,光芒闪烁间,“陆沉舟”三个朱红色的大字清晰地显现在印鉴之上,那朱砂批注的字迹仿佛带着某种神秘力量,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这......”凉逸尘看着手中散发着神秘光芒的宗主印,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堂内的其他众人也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彼此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随后,一阵窃窃私语在人群中悄然响起,大家都在小声议论着这突如其来的奇异变故。
不渡剑在完成融合之后,缓缓地落入陆沉舟的手中。此时的它,已然没了先前在气府中那副狂躁模样,剑身安静而平和,仿佛在向新主人表达着臣服与顺从。
刹那间,不渡剑意盈满,周身散发出凛冽剑气,锋芒毕露。堂内众人的配剑似是受到感召,于剑鞘中微微颤动,嗡鸣声此起彼伏。
飞羽剑宗内,无论长幼,全体剑修的佩剑皆在共鸣,那细微的颤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不渡的完璧之境致以最诚挚的恭贺,以剑的语言,表述着崇高的敬意!
——————
大源王朝,京城之中,暮霭沉沉。
金乌西垂,余晖似纤细的金丝,透过雕花窗棂,在屋内的青砖地面上筛落下一片片斑驳光影,宛如岁月的残章。屋内,一方古朴的梨木棋盘静静置于矮几之上,黑白棋子纵横交错,仿若鸿蒙初辟,乾坤尚在混沌之中,隐匿着无尽的变数与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