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蕴居士录》之中存在着一首于佛门当中广泛流传且经久不衰的诗作: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此句意为只要自身能够做到心无杂念地对待世间万事万物,那么即便周围充满各种繁杂事物也无妨。就如同那坚硬无比的铁牛丝毫不惧怕威猛雄壮的狮子怒吼一般,恰似那毫无情感的木头人偶见到缤纷绚丽的花鸟时也能泰然自若。
木人本就没有情感,故而当花鸟与人相遇之时,同样不会感到惊慌失措。我们的心若能始终保持这般平静安宁,不为外界所干扰和影响,仅仅专注于此种状态本身,又何必担忧无法成就那至高无上的菩提之道呢?
当今之世,可谓污浊不堪;人心所向,更是错综复杂。众人皆感慨这个世界愈发变得现实起来,但与其称之为现实,倒不如说是一种真实的写照更为贴切。
身处如此真实的社会这个巨大的染缸之内,人们总是热衷于进行各种各样的相互攀比。他们会对比彼此的外貌容颜,计较名利与地位的高低之分,甚至连婚姻和家庭状况也要拿来一较高下......然而,待到最终时刻,他们却往往由于内心的贪婪、嗔怒以及痴迷等种种不良情绪而深陷无尽的烦恼之中难以自拔。
唯有不去艳羡他人所拥有的一切,不再固执地执着于身外之物,同时也不轻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左右和牵制,才能够减少一分烦扰,从而成为那个最出色的自我。
在《六度集经》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饶有趣味的故事:在远古时期,曾经有一位名为“察微”的国王。这位国王时常乔装改扮成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模样走出宫门去四处巡视民间的情况。
一天清晨,阳光洒在古老王国的街道上,国王像往常一样离开王宫,准备去视察民情。当他漫步到集市附近时,看到一个修鞋的匠人正专注地修补着一双破旧的鞋子。国王心生好奇,走上前去问道:
“嘿,朋友,你觉得咱们这个国家里,谁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人呢?还有,谁的日子过得最为舒坦惬意呀?”
鞋匠听到问话,抬起头来,目光直接落在了国王身上。他连想都没想,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这还用问嘛,当然是陛下您啦!您瞧瞧,您拥有美丽高贵的王后和众多温柔可人的王妃相伴左右;朝堂之上还有文武百官对您毕恭毕敬,尽心侍奉;而整个国家的百姓更是源源不断地向您进献各种奇珍异宝和美食佳肴。您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样的生活难道还不够快乐、不够舒适吗?”
国王听后微微一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嗯,也许吧,但也有可能并非如此哦。”接着,他热情地邀请鞋匠一起去附近的酒馆小酌几杯。鞋匠欣然应允,跟着国王来到了一家热闹的酒馆。
国王点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与鞋匠开怀畅饮起来。美酒佳酿一杯接一杯地下肚,没过多久,酒量不佳的鞋匠就已经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完全失去了意识。
见此情形,国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他叫来几个侍卫,小心翼翼地将烂醉如泥的鞋匠抬回了王宫,并吩咐他们把鞋匠安置在自己的寝宫之中。随后,国王转身来到后宫,找到了王后和诸位妃子,轻声对她们说道:
“亲爱的们,刚刚在街上碰到一个有趣的家伙。这个人居然无比羡慕身为国王的我,认为我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所以啊,我打算今儿个跟他开个小小的玩笑。”
说完,国王便命令宫女们赶紧为仍在昏睡中的鞋匠换上华丽的国王朝服,戴上璀璨夺目的王冠。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国王又细心地叮嘱了后宫的王后、妃子们,让她们待会儿务必配合自己演好这场戏。紧接着,他又分别召见了负责各个部门事务的官员以及侍从们,详细地交代了每个人需要扮演的角色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