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江北)
打铁声连绵不休,铁屑飞溅,铁匠赤着一条胳膊,更有的浑身上下不披挂一条布,秋风微微凉,他们依旧热得浑身滴汗。
铁匠们打制出足有男子两条手臂粗的巨大铁链二十尺有余。强征来的靖国男子需要十几人才能勉强将其抬起交予船匠,并由其嵌上船身。
铁索连舟。
如履平地。
大周士兵盛赞国师良计。
方伯温为监工,督促匠人。
出兵后方伯温不擅说话,几次三番令厉风北不快。若不是初入仕时方伯温跪在厉风北面前痛哭并将其视作恩人,依照厉风北的性子早已将其屠戮。
为护住爱徒,方伯温的恩师杜叶便特意从君三笑手中为他讨要来监工之活。
方伯温自然尽心尽力。
驻扎胭江北已半月有余,军中有人身体有恙。
不过方伯温少年时于栖梧城生活,身体无恙,只算回了故土。
他立在江边,眺望南方。
十年。
他终于回来了。
十年前方伯温刚正不阿的父亲得罪高官,方家被抄家灭门。他十三岁的姐姐与九岁的妹妹皆被送入永安城皇宫做秀女。
他那时不过十一,被发配充军。
幸得遇见恩师杜叶,靠着杜叶的人脉才得以寻觅到家中姐妹的尸体。他姐姐过世时不过十三,他妹妹过世时不过九岁。
从那日起方伯温便孑然一身。
他只信二人。
抚养他长大的恩师。
帮他报仇的厉风北。
而今得了机会南下,方伯温心中只剩一念。
报仇。
找到那日陷害父亲的军中高官。
报仇。
工匠用铁索将大船彼此相连。
方伯温皱眉不语,等将军杜叶路过才上前询问:“老师,为何国师会下此种古怪的军令,靖国长于水军,将大船相连,若一船遇险,别的船如何逃生?”
杜叶道:“小子,为师说了多次,除了作战你必须要明白另一事——识时务。此方才为为官之道。”
“可若战败,不能利国利民,为官何用?”
在方伯温头上重重一拍,杜叶大骂:“孺子不可教也!”
方伯温咬牙垂首。
杜叶见他如此。长叹,拍拍他的肩:“若不铁索连舟,你说——如何做?北方人不擅水战,不能以己之短搏他人之长。小子,记好了,若提不出最佳的战法,便要少言寡语。国师的手段,你即便不知,也应该从旁人口中听过。”
“学生知晓……学生渴望和谈,可我军屠了靖国两城,又占了三城,那靖国如何愿与我军和谈?”
“陛下派出使臣,令靖国皇帝献上阳啟一员女将。”
方伯温不解,靖国的皇帝有何资格献阳啟的女将?
“无知小儿。国师此计只为令阳靖反目。”
“阳啟的皇帝陛下怎会为一个女人与靖国的皇帝陛下反目?”
“听说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