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激流勇退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2846 字 9个月前

说不定十年后有机会我还能卷土重来,也未可知呢?

站在简陋的“吴王城”城楼上,刘益守眺望远方的大庾岭古道,心中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刘益守好奇问道,没看懂高欢那帮人到底想做什么。反倒是自己这边的军队携带这些东西,在广州以北的山区作战或许用得上。

陈霸先沉吟片刻,没有多说什么。心里犹豫着要怎么把乘船出海的方案告诉陈蒨,让对方带着一部分家乡子弟先行,自己在事不可为以后再跟着离去。

刘益守才懒得跟侯安都玩什么套路游戏。我管你是诈降还是真降,等刀架在你脖子上,你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我还不用冒险,何乐而不为呢?

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高欢要对草原用兵,似乎不是什么秘密,起码带着三万大军去幽州不会只是跟斛律金喝酒聊天。

大家都不是傻子,很多事情想一想就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韶关守军不止是普通士卒,就连侯安都本人,都是心思动摇,陈蒨隐约感觉对方很想找机会去送一波然后投降刘益守。

国家发展了,他们享受不到发展的福祉;国家战乱四起,他们却无法避祸,依然会被卷入其中。

“叔父,侄儿没有经历过多少战阵,好多事情没有资格谈想法。然而以侄儿亲眼所见韶关之军心士气,恐怕士卒们普遍畏惧与建康那边的军队交战。

然而陈蒨却像是松了口气一样,半点意外都没有,倒是让陈霸先看得眉头紧皱。

以朝廷的财力,可以耗几年。但是战场在广州地界,就意味着田里的收成完全无法保证,谁也没有心思去耕作,更不要提谁才有实力把地里的庄稼收到自己口袋里。

朝廷的大军宁可多花几个月时间去修路,也不肯冒险奇袭韶关,显然是对平叛广州志在必得。

“吴王只是一份职业而已,别把自己看得太尊贵了。面子都是别人给的,脸可是自己丢的。

刘益守叹了口气,他明白自己能从容应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快北伐就会提上日程,事实上,哪怕他不去找高欢,最后高欢也会带兵来找他的!

“主公,学习刘裕与桓温当年,以水制陆是为上策。以骑兵对骑兵,质量如何且不去说,数量上我们就要吃大亏的。”

等陈蒨走后,陈霸先这才双手按在桌案上,浑身都在发抖。

兵法里不是说这叫散地么?”

很多事情是明摆着的。自从侯安都派人去侦查了大庾岭那边的军情后,韶关守军的士气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下跌!

那里离陆地也近,行船风险小,一旦有变,我们还能随时杀回来。比困守广州要好多了,而且不像是往南走,那边俚人多,又是茂密丛林,其中有太多未知,风险太大了。

陈霸先看得明白,想得通透,既然不可力敌,那么我保全自身,方为上策。

北魏中后期的时候,所蓄养的马匹极多,但这些马匹,都在之后十多年的战乱中被消耗掉了。因为北魏的急剧衰落,一直没有得到有力的补充。

跟建康的大军作战,与收拾李迁仕之流,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陈霸先有些不满的责问道。

“叔父,晋安郡(福州)以东的外海,有很多岛屿,常有渔民和海盗混杂其间,去那里暂避风头也好。

王伟大惊失色,刘益守最近每天都会去跟那些修葺大庾岭古道的农夫们一起劳作,一起吃饭,毫无架子。王伟还以为刘益守只是装个逼,表示一下自己的“亲民爱民”呢!

“回叔父……其实吧,除了我们带来的家乡子弟外,广州本地士卒们普遍不愿意与建康的大军硬碰硬。在他们的家乡作战,若是生灵涂炭,倒霉的也是他们自己。

刘益守不以为意的说道,一点也不觉得侯安都服软是什么稀奇事。当然了,这些人现在服软,将来你衰弱的时候,他们也会反水,那时候也是人之常情。

陈蒨忧心忡忡的说道。

有机会就去找机会,没机会就继续苟着。

“嗯,这样啊……”

高欢带着大军从草原返回以后,不出一年,势必要对梁国或者关中用兵。我们避无可避,只能积极应战。”

听上去好像很靠谱的样子,陈霸先心里揣摩着要不要放弃广州的局面,重新另起炉灶。

以这样的状态去跟朝廷的平叛大军对垒,说实话,胜算真的太低了。特别是刘益守还在修大庾岭古道,摆明了是打算稳扎稳打,不介意在广州硬刚几年的。

如今修好了这条路,广州到豫章之间再无天险,这条路,可不是为了收拾陈霸先而修的,他还不配。”

那不是勇敢,只能叫鲁莽和不顾死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