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
“虽然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记录历史的习惯,但是修撰一部通史,却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朕写成了这部书,那么上可告慰历代先王,下可警示后代君王,更可高谕天下百姓。”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帝国上下都需要一面镜子。”
“张苍——朕把这件美差交给你了。朕要你在天下搜集史料,命尚书台的众位集体撰写一部书,名曰《史记》,上至五帝,下至本朝。”
张苍自然兴高采烈的承了这件差事。
扶苏想着,怎么还没有人报冯府的消息。
“说到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民生之事,是天下最大的事情。朕听说天下百姓至今多穿的是葛布,吃的都是米粟。朕决意在天下大范围推广种植能够解决寒冷和饥饿这两大难题的作物。朕今日下诏,命天下郡县都上呈当地可供种植的农作物种子,说明种植方法和功效。”
“张苍——朕命你召集农家之士,在太学编纂一本教导天下百姓种植粮食的作物的书。另外,天下各处郡守、王侯都要推举出种粮有道的农夫,将他们送到咸阳城,交流种田的经验。”
“另外,近日为暑期,天下各地多处有旱,各处郡守县丞,要多加注意,保证水源灌溉。”
没有战争,朝中只有祭祀这一件大事。
除此之外,都是小事。
二世将精力都放在文教和民生的事情上,自然起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别的不说,工匠和农夫高兴啊。
皇帝这么重视农业,那是古所未有的。
却在这个时候,忽的来了人上报。
“启禀陛下,丞相于昨夜殁了。”
扶苏居然站起身。
“怎么回事?”
“陛下,丞相昨夜高烧不退,已经去了。”
不仅仅是扶苏,朝堂上上下下都对此十分震惊,已经有不少人为丞相冯去疾痛哭流涕了。
扶苏见状,自然道:
“丞相竟然去了。”
张苍心知,丞相驾崩,皇帝是最高兴的人。
冯去疾已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是张苍却盯着丞相的位置发了半天呆。
众臣围在一起痛哭,虽然是猫哭耗子,但是总归彰显同僚情深,就连皇帝也被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