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声言南迁,就得做好北京失陷后,被崇祯推出去顶锅的准备。
虽说南迁是崇祯朝,时下唯一的生路,但是老官僚周延儒,不敢冒着今后被杀头和清算的风险,主动建议南迁。
当然这难不倒周延儒,他不愿意说,可朝廷之内,还是有一些热血青年,也就是楞头青可以当枪使。
前不久,大臣李明睿便上书崇祯,提出要南迁,崇祯便问群城,朝中之人,朝臣群起反对。
崇祯便问周延儒,想要周延儒力挺南迁,周延儒不干,便说这件事情,要皇帝乾坤独断,崇祯却又犹豫了。
周延儒明白,崇祯想迁都,可是又不愿自己下令,而是想让大臣,把他架着出北京。
这摆明了是日后好清算,等北京失陷后,便可以有借口推卸责任,说当初他不愿意走,你们非要朕走,现在北京失陷,你们建议南迁的,说该怎么办吧!
周延儒见崇祯如此,加上李率泰挑出来,要督师山西,便打消了周延儒提南迁的心思,转而希望能够去外地督师。
崇祯恼怒他没有担当,自然不会让他走,要拉着他陪葬。
这便让周延儒坐化了。
此时,周延儒在书房内,心烦意乱,想着如何才能逃出北京这艘破船。
实在不行,那就只有悄悄出京,可是离开北京,能往哪走。
他看朝中官员,群起反对南京,又见几个东林大佬,最近忙着辞官南归,周延儒敏锐的察觉道,东林党已经另有打算。
这样一来,崇祯不难下,他也不敢去南京,因为没有皇帝的支持,他肯定被东林党整死。
这时,书房外,忽然有人禀报,“老爷,高侍郎求见。”
周延儒闻语,忽然眉头一挑,心道怎么忘记他了。
“快请进来!”周延儒急声吩咐,不过遂即却又改口,一边往外走,一边道:“还是本官亲自去迎!”
(求月票,推荐,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