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孙可望内政方面是一把好手,历史以云南贵州贫瘠之地,养兵二十余万,与占据天下八分的满清抗衡,而且还险些取得了胜利。
后来清廷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也是源自孙可望在云贵的改革,施行的“条编半征,人丁不论上、中、下全征”的政策。
有士人作诗,“覆亩科租法最奇,畜肥兵饱士民饥。”
便是士绅说孙可望实行新法后,牲畜长膘,士卒吃饱,唯独他们这些士绅挨饿了,用诗词发泄心中的不满。
现在,西军没有满清给予的巨大压力,与孙可望在云南施行民六官四不同,西军推行的是,两年减免,然后士绅百姓十税三。
张献忠靠着楚王和蜀王藩库,以及在四川屠戮士绅地主,吃了两年大户,熬过了两年的免税期。
如今大西已经收了一年多的赋税,西国已经完成向政权的转化,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比高欢,西军在政治上,更加偏向普通百姓,对于士绅地主的打击,比高欢还要严厉。
张献忠在统一四川后,对于前朝贵族和士绅地主毫不留情,进行了血腥的清洗。
大多数人,总是容易走向极端,容易被更加极端的政策所吸引。
相对温和的高欢,与走极端的孙可望一相比,百姓看高欢这边只是抑制豪强大族,维持经济的运转,而孙可望只接杀了地主老财,大家分田分地,然后重头再来,显然是直接杀人分钱,更加刺激。
人就怕比较。
因此高欢在政治上,很排斥和反感与他差不多的孙可望,甚至欲除之而后快,因为他会吸引走一部分认同高欢的百姓。
高欢听了周延儒的话,不禁笑道:“昔日诸葛亮隆中对,言跨连荆益,不想快让献贼实现了。”
高欢调笑一句,然后话锋一转,沉声道:“若献贼跨连荆益,实力将不容小觑。先生之言有理,李自成据襄阳,张献忠据荆州,寡人必夺武昌,来个三家分楚。只是如今藩府上未完成扩军,兼有江西吕大器未附,却不宜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