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还不是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与东方接触的历史,两次都是被东方来的势力爆锤,所以波兰立陶宛和瑞典,乃至教廷,听到乾朝将要西征的消息,也都感到威胁和恐惧。
阿列谢克回到莫斯科后,便向各国陈述厉害,加上西欧的英法西三国早就开始宣传乾人威胁论,所以各国统治者都做出了决定,万一乾朝西征,必须支援沙俄,把乾人挡在欧洲之外。
虽然沙俄主要部分在乌拉尔山以西,不过欧洲各国却一致认为,他们是野蛮的鞑靼人后裔,不属于他们欧洲。
各国在得到消息后,决定支援沙俄,不过再此之前,沙俄必须要归还,侵夺来的利益。
瑞典要求沙俄放弃向波罗的海沿岸的扩张,并未出兵支援,支出一点军费。
三十年战争中,瑞典人确定了他们北欧霸主的地位,可同时他们的皇帝古斯塔夫被打死,国库也因为战争消耗殆尽。
这种为了信仰而战的战争,劳民伤财,又捞不到什么利益,战争使得瑞典获得强国地位,可实际上也伤了他们的元气。
因此瑞典向沙俄伸手要钱,可以说合情合理。
相比与瑞典,波兰立陶宛与沙俄的矛盾,则要尖锐许多。
毕竟,波兰军队是世界上少有,攻入过莫斯科城的军队。
他们与沙俄激战百年,早些年占据上风,按着沙俄蹂躏,近些年国内矛盾激化,国家衰落得厉害,又被沙俄和瑞典蹂躏。
面对沙皇阿列谢克的求援,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国王,表现出了大肚,愿意放弃恩怨,帮助沙俄,不过沙俄必须归还,他们在前次战争中丢失的东乌克兰地区。
这种条件,阿列谢克显然无法接受,于时双方便一直无法达成协约。
如果这个时候乾朝继续增兵,那么沙俄只有吐出到手的土地,来换取波兰的支持,可雷科夫带来乾朝愿意议和的消息,阿列谢克便坚定起来,拒绝了波兰的领土要求。
这时在阿列谢克放出,沙俄可能与乾朝议和后,瑞典方面首先做出让步,他们认为战争既然大概率打不起来,便降低了索要财物的额度,立时与沙俄方面达成了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