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接下来就需要种植足够多的水稻,另外,章侍郎决定,剩下需要轮种的田地,种植一批适合漠北生长的大豆,好填补漠北粮食的缺口。
只是,今年的官田比去年多了很多,人手虽然也增加了一部分,不过,在接下来的春季种植旺季,人手估计还是不够的。
大盛朝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农耕农具,曲辕犁也已经有了。不过,其他先进的农具就不太多了。
而且,不管种植水稻还是种植大豆,都比较费时间,种植水稻需要深耕几遍田地不说,平整田地也是非常耗时的。
而大豆,还需要开沟,挖渠,然后一个个挖坑撒豆填埋,同样的非常费时间。
所以,前两个月,花蕾就把赵大叔叫回了宅子,自己画了耢(lao)的图形,让赵大叔试着制作。
耢,有些地方也称作“耱(mo)”,有些地方也称作“盖”。是用手指粗细的树枝条,编在长方形木框上的一种农具。
用来平整翻耕后的旱地,使土粒更细碎些,有时也用来保墒,有时也可以把点种的粮种掩埋。
使用时把耢平放在翻耕过的田地上,让牛牵拉前行时,农人便会站上耢顶,双脚分开,手持缰绳,随着耢的速度摆动身体,将力量通过双足传递。
这样的动作使得身后的田垄变得平整,也可以用石块放在耢上面,以增大对土面的压力,类似于人工耙的作用。
不过比人工耙的效率高了数倍,而且还省力,制作技术也不难。赵大叔看着花蕾的图片,以及解释,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就把耢给做出来了。
拿到田庄里一试,效果非常的不错,速度也快。除了制作给旱地平整田地的耢。花蕾还让赵大叔制作了用来平整水田的方耙。
方耙类似于平放的耢,面积比较大,人站在上面,不容易陷入泥中,同时结构做的非常的牢固,能够经受较大的阻力,适合在水田操作,用来平整水田非常的不错。
耢和方耙制作出来以后,花蕾很满意。想到种植大豆还要开沟,挖坑,点豆,填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