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名实问题

除此之外,理论上,京城还有最优秀的一批工匠,这些工匠的手艺,在日常治理和恢复方面同样非常具有价值——那些草原上的家伙们,有时候能够发展飞快,不也是靠了中原过去的工匠和他们手中的技术吗?

再排除上面的这几方面重要意义,京城也还有其他的价值:有些时候,京城本身就位于交通要道,或者一些险要之地,长安虽然没有那么险要吧,但也还有些屏障可以依托,天然就是一个不错的控制点;

另外,京城陷落这种标志性事件,对整个天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当年李渊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不在他自己的晋阳那边发展,而是一起兵就要往长安那边走?不就是因为长安本身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力吗?

当时李密为什么要死磕洛阳,除了他手下那些瓦岗寨将士的因素外,同样是因为洛阳本身的意义。

再比如过往的那些,刘邦先行入关;绿林直奔长安……这些都足以说明,占领京城的重大意义。

而天下的其余地方,在得知京城被攻占之后,有些地方就会丧失继续作战、维护原本朝廷的意志,转而投降归顺,或者左右摇摆开始犹豫……

这些都是攻占京城的意义。

但是吧,虽然打下了京城,有这么多的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打下京城,就是夺得了天下。

虽然很多时候这两件事情是连在一起的,但实际上,这是两码事。

不说别的,就是上个故事中的大隋,那也早早就被攻陷了京城,但是大隋亡了吗?没有啊!

杨广还好好地在江都醉生梦死,大隋的名号还一直延续——直到杨广死了,李渊也好、王世充也罢,纷纷废掉原本扶持的傀儡皇帝,自立称帝。

皇帝不死,支持皇帝的官员、支持皇帝的军队依旧存在,那其实,这攻占京城就不能等同于宣告胜利。

这一点,唐朝也是一样的道理。

黄巢确实是打进了长安,但是然后呢?

唐僖宗呢?早就跑了;朝中的官员呢?虽然也有不少没能跑掉,但同样有不少早就跑了,到了蜀中建立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以为唐僖宗所用、支持唐僖宗的军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