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笑了:“这不就是有一个名实之辩的问题嘛。”
名实之辩,这东西天底下的读书人——或者说有些水平的读书人,都想要讨论,也都在尝试讨论;而除了读书人之外,其实作为皇帝的他,在这方面也有一番研究。
毕竟,皇帝,也确实会真的遇到这种“名分”“实际”方面的问题。
如果按照他现在在大方向上比较支持的儒家的观点的话,孔子的说法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有名分,然后才能谈其他,不然天下就会陷入大乱之中。
说实话,刘彻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赞成的——名分嘛,自然是皇帝才能拥有了,如果是个人都能随随便便拥有一些权力、做一些事情,那还要皇帝干什么?
从这个角度讲,他还是很愿意支持一下儒家的。
但是要是真的维持皇帝的权威,治国理政,那也不能只是看儒家的说法,还得从别的方面也做一做,比如韩非子的“循名责实”,用法律,严刑峻法来保证名实相副。
这一点也很有其道理,毕竟,只是要求名正言顺有名分可不够,还需要对一些敢于僭越的人有所惩处,有赏有罚,赏罚分明,才能够更好地维持秩序,维护权威。
此外,还有墨家的什么“取实予名”,从实际经验来说名分,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适合在全天下推广——作为皇帝,在教育自家儿孙的时候可以稍微用一用,但天下所有人?那还是算了吧。
至于说其他的……什么白马非马,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