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辩论(上)

仁和礼,二者缺一不可,方能治国安邦。”

他语气温和,话语虽简短,却道出了仁政与礼法的内在联系,赢得了在场学子们的点头称赞。

张举人轻轻放下茶筅,微微示意,笑着说道:“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道辩题,这一回,由王举人来给大家出题。”

王举人微微点头,略作停顿,随即开口。

“刚才那场辩论,诸位学子的见解独到,令人印象深刻,不愧是才俊之辈。接下来的辩题,同样需要大家细思熟虑。”

他清了清嗓子,转而说道:“今次辩论的题目是——知行本末之辨。朱子‘知先行重’,与阳明‘知行合一’,孰为正道?”

林向安心中一动,这个辩题他曾在考试中遇到过。

对于这个问题,他一直倾向于阳明的‘知行合一’。

而且正巧对方选择了朱子的‘知先行重’这一立场,看来可以和人辩一辩了。

对面一位学子,站起身来,语气充满自信,激情四溢地说道:

“《朱子语类》卷九中提到:‘譬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正如人走路,没有路如何能通行?当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未通《周官新义》便贸然施行,若让白丁掌管河工,岂不重演元符年郑州堤决的惨剧?”

他话音刚落,林向安脑海中不由浮现起一句话:世上本无路,人走的多了,便成了路。

稍微沉思了一会儿,林向安心中已然有了反应。

轻轻地停顿了一下,便不紧不慢地开口,语气平和。

“《传习录》云:‘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

吃东西,得先尝过后,才知道味道。

倘若神农未亲尝百草,安能注《神农百草经》?

这西湖的采莲女,没读过《齐民要术》,采藕之术可输学士?”

他的话语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学子的关注,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林向安身上。

低声的议论声逐渐响起,整个院子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