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僵持消耗

“时势使然罢了...”李信摇头,西部骚羌,可以说是东汉时期,经典的老牌造反派了...

堪称东汉时代的造反急先锋,暴乱劳模,亦是反抗大汉暴政的,造反风向标...

从公元五十七年的烧当之乱,一零七年的先零之乱,一二零年度骚何之乱,桓帝时期的西羌之乱,在到如今的羌胡联军...

这其中,历近两百年,熬死了东汉十余位帝王...

可以说,骚羌的造反资历,比黄巾三张还要老,还要来的持久...

汉庭为了平定历代羌乱,花费数以百亿的军资,不但耗光了朝廷的国库,还严重的消磨了大汉的底蕴,持续放血...

夏军能够在大汉的打击下,依然坚挺的屹立不倒,其中西凉骚羌出了不少力...

“天佑主公!”张既见此,亦适时奉上马屁道:“如今西凉羌胡势众,大汉如今自顾不暇...”

“我军南部战线,暂时无忧矣,只待主公彻底解决北方胡患,到时区区伪汉,挥师可下...”

如今的大汉,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甚至其中处境,比之夏军还要来的凄惨,来的危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伐僵持无功,境内黄巾死灰复燃,地方诸侯拥兵自重,西部羌胡联军越过长安,进掠关中三辅,朝廷威严扫地...

大汉这个泥足巨人,已然有了王朝末日的景象,还不是一种,而是多种乱象频出...

李信听着众人的吹捧,就连往日里压抑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他喝了口热气,继而道:“西南战线,暂时无忧,给丁原老贼,一百个胆子,估计也不敢这个时候生事...”

“我所虑者,无非是太行方向,徐晃和杨俊二位将军,能否挡住朝廷主攻压力...”

“地偏民贫的并州,又能否耗得过,物产丰富的冀州,乃至中原...”

冀州可是大汉,除了司州之外,人口最昌盛,物产最丰富的第二大州...

其中的战争潜力,比之夏军治下的河套,还要来的强盛...

再加上,常山战场,就在冀州旁边,物资就近运输,不惧损耗...

“主公!”贾诩适时拱手,给李信鼓气道:“冀州虽然富庶,但前番黄巾动乱,与朝廷各路大军,在境内酣战肆虐...”

“其中安平、乐陵、平原、清河、阳平、广平、巨鹿、中山、河间等地,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兵祸...”

“民力疲乏,府库枯竭,短时间内恢复都难,更别说供给前线战场,给各方输血...”

说到这里,贾诩顿了顿道:“至于东南方向,我军有山水地利,城池险关为拒,太行八陉为屏,固守无虑...”

“且淇水战场方向,董卓、孙雍、刘岱、张邈、曹操、袁绍等人,在经过前期的损兵折将后,已然放缓了攻势...”

“而常山战场,同样稳固如磐石,王芬虽然攻势如火,却连徐晃的第一道防线都未曾突破,依然在常山境内打转...”

“东部刘虞倒是勇猛,但其在渔阳一战损兵过甚,如今屯兵于上谷城外僵持...”

“而且我军的狗咬狗战略虽未完成,但东部魁头,依然率领十万铁骑,在幽州辽东地区虎视眈眈…”

“这种情况下,刘虞别说进军上谷,能保证后方不失,已是天幸…”

贾诩声音平静,不急不缓,给李信剖析着,南北当前的战况,以及形势走向...

自从逢纪壮烈牺牲后,贾诩便接手了对方的情报工作,每天从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信息汇总下...

论对汉军各部情报,和当下战场局势的了解,在场的众人,没有人比的上他...

甚至就连李信这个主公,都未必有他了解的多,了解到更清楚...

可以说,如今太行防线,有徐晃这员守成将领坐镇,基本是稳如泰山山,固若金汤...

东部方向有黄绍,这员夏军宿将坐镇,刘虞军团面临的境遇,与王芬的中央军相差不大...

甚至可能还要更加不如,因为夏军前番迁民,将整个幽州内陆那些繁华重郡,几乎一股脑搬空,更遑论给其补给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