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橘青登要造反?【4500】

奉行所派出大量差吏,制止斗争,并且居中斡旋,才终于把这骚乱弹压下去。

最终结果是,外地工头被悉数驱逐,江户本地的工头们得以独吞“战后重建”这块营养丰富的大蛋糕。

此等结果,实不为奇。

异乡人斗不过地头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管怎样,江户的“战后重建”总算是提上日程,并且迅速动工。

霎时,一个个工地崛地而起。

“哗哗啦啦”的筛沙声、“乒乒乓乓”的磕碰声、“叮叮咚咚”的挥锤声……工地专有的各类声响,此起彼伏。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总能促进当地的经济。

多亏了这些工人的卖力劳作,江户的民生得以快速恢复。

大量商家发现这宝贵的商机,争相恐后地奔向各个工地,摆下一座座饮食摊,专门赚工人们的钱。

就连一些平常不做生意的本分人,也纷纷挑起扁担,向工人们兜售茶水、糯米团子等简单的饮食。

有道是“食、色,性也”,所以不仅是餐饮业,就连从事特殊行业的女子们,也盯上这些工人的钱包。

“他们今天就要发工钱了,都打起精神来。”——最近总能在夜莺们的口中听见这样的话语。

【注·夜莺:在街头揽客的廉价娼妓,大多在本所、鲛河桥、浅草堂前出没。】

这一幕幕场景,恍若“明历重建”的重演。

在“振袖火势”烧毁三分之二的江户后,幕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明历重建”。

此次重建的影响是那般深远,可谓是影响了江户的方方面面。

不夸张的说,其影响力直至现在都没有消除。

在修复建筑的同时,幕府对原有的城市规划做出大的调整,营建大量的专门用于防火的宽广道路,即广小路。

多亏了这一系列高明的新布局,江户从此再也没有发生严重的火灾,使江户的士民们得以远离祝融之威。

“明历重建”还让江户人拥有了更加健康、完善的饮食习惯。

为了适应繁重的土木作业,工人们自然是吃得更多、更好,这直接促进了江户饮食业的发展。

许多如今耳熟能详的食物、餐厅,都是在这段时期出现的。

不仅如此,江户人的饮食习惯亦发生巨大的改变,从原先的“一日两餐”变为如今常见的“一日三餐”。

从结果来看,“明历重建”不仅让江户获得新生,同时也让江户的士民们拥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有“明历重建”这个鲜明例子做参考,故而有许多江户人乐观地想着:这次的战争,说不定能成为江户的又一次“新生”的契机!

……

……

“小子们!跟我来!咱们的工作是修复桶町的桥梁!这活儿不难!相见既是有缘,我今晚请你们喝酒!权当作是给你们接风!”

工头的话音刚落,他身周立时响起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

二十来名身强体壮的健壮小子围绕着这名工头,一行人步履匆匆地离开日本桥,奔向桶町。

有了工头的这番激励,他们无不摩拳擦掌,振奋异常,迫不及待地要在工地上大显身手。

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总少不了喧闹。

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湖,谁也不认识谁,但不消片刻,他们就热烈地聊起天来。

“桶町……我记得大名鼎鼎的小千叶剑馆就在桶町吧?”

“没错!”

“太好了!那我们说不定能够碰见‘江户第一美人’千叶佐那子!我早就听说千叶佐那子是十年难得一遇的美人!若能跟她见上一面,等我日后回老家了,就可以跟乡亲们好好地吹嘘一番了!”

工头闻言,“呵”地冷笑一声,表情玩味地转头看向对方:

“想见千叶佐那子?你想得倒挺美!很可惜,你这想法注定落空!千叶佐那子早就嫁到外地去了!据说她现在连小孩都生了!”

“什么?千叶佐那子嫁人了?!是哪个混账这么走运!”

“‘仁王’橘青登。”

“喔……呃呃……抱歉……刚才是我口出狂言,不慎冲撞了仁王大人,你们可别乱传哦……”

工头爽朗一笑:

“放心!仁王大人跟其他老爷不一样!他很亲民,心胸非常开阔!不会计较这点小事!即使你方才的妄语传入其耳中,他肯定也只会一笑了之!”

谈到仁王,大伙儿统统来了精神。

男性中有两大话题是永恒的,是超越年龄、地域、种族的。

一是“色色”,二是“键政”。

他们刚刚已经聊过前者,是时候开始后者!

就这样,众人的话题流畅地从“江户第一美人”过渡到刚刚立下救国之功的“仁王”。

“仁王大人真了不起啊!”

“只可惜我有老母在家,不忍心离她而去,要不然我真想去大津投奔仁王大人!”

“仁王大人又立奇功,而且是拯救江户与幕府的大功!真不知道他这回儿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奖赏!”

“奖赏?我看难!你没听过评书吗?旷世奇功最难赏!更何况仁王大人早就是赏无可赏!”

“没错!论封地,他是坐拥40万石领土的大大名;论官职,他是掌管幕府全部陆军力量的陆军总裁,幕府还能赏他什么?”

“‘陆军总裁’已经是因人设职了!再设新职的话,该设啥职呀?”

“‘海陆军大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