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人可以阻挡他,勇往直前、摧枯拉朽的力量。
郑氏众人离开,张世豪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
“大人,杭州黄家的黄正方求见。”
“让他进来吧。”
王和垚一怔,回到椅子上坐下。
“小人黄正方,见过总督大人!”
黄正方向王和垚行礼,摘下折巾,露出一颗大光头来。
王和垚惊诧道:“黄正方,你剃掉了辫子!”
武备学堂,此君可是为了辫子当面挑战他的霸权,并因此被赶出了武备学堂。
“大人,当日年轻气盛,不知夷狄有别,春秋大义。如今外出耳濡目染,处处碰壁,才知大人用心良苦,小人羞愧难当。”
黄正方正色道:“大人,旗人面前,即便是留着辫子,也是低人一等。而只要剃掉辫子,便是堂堂正正的汉人。小人想堂堂正正做人,不想奴颜婢膝,一直跪着,这便是小人剃掉辫子的原因。”
黄正方的话,让王和垚轻轻点了点头,心头浮起一丝宽慰。
黄正方有所觉悟,这是去掉了心中的辫子,远比仅仅身体上剃掉辫子。
“黄正方,你出自士族之家,自小锦衣玉食,不知民生疾苦。你能有今日的想法,已是难得。但我还要说几句话于你。”
看来,出去一趟,不知遭受了怎样的人生挫折与打击,才让这位纨绔子弟幡然悔悟。
黄正方肃然道:“大人请讲,小人洗耳恭听。”
“黄正方,看看你,仪表堂堂,饱读诗书,家世显赫,应有一身傲骨,何苦轻贱自己?又何苦软了骨头,金钱鼠尾,甘为异族驱驰?”
王和垚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情,让黄正方傲气浮上心头,又羞愧难当。
“你所要报效的朝廷,如何对待我汉家子弟,想必你已有所见识。单单是一个迁界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难道不是你一介汉家男儿的报复吗?”
“黄正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你还年轻,不能完全领悟。等有一日,你为我汉家民族的文明文化自豪,以自己是汉人而骄傲时,那才是真正的觉醒。”
王和垚看着窗外的绿荫,悠悠说道。
历史上,哪怕是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大多数国人仍然浑浑噩噩。没有民族意识,没有民族骄傲,这是汉民族最为悲哀的地方。
汉人的骄傲,到哪里去了?
汉人的脊梁骨,为什么软成了这样?
若是没有近代
“大人教诲,小人铭记在心。”
黄正方站直了身子,恭恭敬敬,肃拜一礼,似乎醍醐灌顶,却仍然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不过,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又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这些先贤文章里都有提到,他还是知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你阅历增长,知道了民生疾苦,书读多了,其中的道理,自然明了。”
王和垚点点头,示意黄正方坐下。
“黄正方,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要是想进武备学堂,前去报名就是。”
顶着一颗大光头,又有这样的觉悟,他愿意给黄正方一个机会。